电子族谱

传承向氏文化 弘扬向氏家风

永先祠向氏续修族谱倡仪


水有源,木有本,思源知本,明晰宗亲,缅怀祖德,传承嘉行,是人生应有的品质,古往今来,中华民族均重视自己家族的历史,形成了悠久的文化传统。

2020年5月9日


永先祠向氏派系


先永圣世 文宗启兴
体朝光国 宏绍希清
步祖克继 大开乾坤
崇学待治 丕振昌明
瑞积良时 万代长荣


永先祠向氏源流


本支乃八君向正常之后裔,正常娶秦氏生四子:君先、君进、君礼、君乐。君先后裔居奉节、巫山、万县白洋坪、成都等地;君进居万县太阳溪;君礼迁鄂西;君乐之后裔迁陕西汉中向家坝、格斗坡、定远等地。 八君向正常之孙向谷宾落业奉节县梅魁乡中山,当时人丁兴旺。公元1624年,谭侯起师,天翻地覆,滥杀无辜,盖一时,祖人尽避之于朝阳洞,因昆季不睦,分藏于观音洞,乃观音洞之人尽皆被杀,只有向高、向鼎二祖被谭侯押解到龙台寺(今重庆市云阳县云峰乡七里村),次日欲杀,幸有邓总爷,见其相貌壮丽,将钟盖之,是夜向鼎祖掀钟逃回。向高祖年方十二,为人勤俭,掳于石龙坝(注:今重庆市云阳县耀灵乡石龙村),是夜逃奔于宝台寺(注:今重庆市云阳云峰乡宝台村),次日得归。惟有朝阳洞攻打数日,谭侯败阵,各自回归,此洞人丁得以保全,得救人丁百十有余。无奈,干戈既已扰攘,虎豹又起,而食人,死于锋镝,又死于凶荒,因此耗散,未存十中之一,惟此数人,风楼露处,挖蕨度生,颠沛流离十余年,直至顺治(1644年),干戈方停,四处落业,苗裔可证:
向鼎娶骆氏、
向高娶冉氏、
向韬娶冉氏、
向台娶权氏、
向登娶钱氏,
今分为五大房。

始祖向谷宾妣谭氏生二子:
向西扬娶冉氏、
向西泉娶杨氏。
向西扬妣冉氏生二子:向信权,向应权。 向信权妣孟氏生向正钦,
向正钦妣杨氏生向一贵,
向一贵妣黄氏生于周,
向于周妣曹氏生向鼎(大房)。
此系云阳县票草乡榨坪村之一房。

向应权妣姬氏生向正银、向正铭、向正锡。
向正银娶杨、柳、唐三氏,
向正银为南京知州,解组归田,三个老婆而没有儿女。
向正铭妣赵氏生向一仲,
向一仲妣汤氏生向于宁、向于明。
向于宁妣冉氏生向高(老二房),
今云阳县盖下坝、杨柳池,羊了嵌之一房。

向于明妣谭氏生向韬(三房)
奉节县新安坝、杨柳池、梭坝之一房。

向正锡妣李氏生向一仁、向一修。
向一仁妣王氏生向于国,
向于国妣苟氏生向台(四房),
此系奉节县大弯、大山、龙孔之一房。

向一修妣钱氏生向于詠,
向于詠妣谢氏生向登(五房)。
系奉节县方家淌、大弯之一房。

五大房族人,子姓繁衍,迁徙靡定,四处分散,未有不混名分,而乱尊卑者也。宋朝时因向敏中“尽忠于皇帝、尽心于民事”,敏中卒,帝赐敏中之后御派20字:“ 传繁宗祖许,仕公定大元,有能存此道,可以守金全。 ”因向仕壁祖蒙冤遇害而讳御派。
公元1788年,向圣任公主持修建中山祠堂,并谨遵前人之排列,兹辑四言十句为本支班派,布我同宗,切愿嗣世以后,依次演发,即星分野别,传之万代,而绳联索贯,一经追溯,了如指掌,虽散之则遍六合,卷之宝藏一本,以永以昌,岂不彰先德哉。
派曰 : 先永圣世 文宗启兴 体朝光国 宏绍希清 步祖克继 大开乾坤 崇学待治 丕振昌明 瑞积良时 万代长荣
2004年重修记

向氏家训


向姓子孙,谨记家训;人活世上,留好名声。
自尊自重,自力更生;自给自足,勤是富根。
坚忍不拔,学业勤奋;为人诚信,宽容待人。
三百六行,不分卑尊;作工天下,学问妙深。
衣食根本,务农光荣;科学种田,五谷丰登。
教育为本,桃李三春;传道解惑,乐于终生。
以戎保国,吾等本份;血洒疆场,建立功勋。
为官正直,廉洁奉公:造福黎民,额首颂名。
以人为善,纯朴人钦;临事莫躁,三思后行。
富贵怀仁,济救贫困;持家勤俭,奢靡不能。
孝敬双亲,奉侍殷勤;平时体恤,病时慰心。
教子从严,督促认真;儿女正道,家业必兴。
敬祖爱族,睦邻事顺;遵纪守法,善恶区分。
一戒不孝,忤逆同憎;父母养吾,顺父母尊。
二戒赌博,赌贪祸根;蚀财家败,毁也受困。
三戒淫欲,丑行众恨;妻儿蒙羞,苦果自吞。
四戒斗殴,人莫骄横;为人善行,举止文明。
族人携手,家训共遵;清名千古,福泽子孙。


 

加入永先祠向氏群

电子族谱不断更新中,尚未收录族人请加群联系!